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7
编号:13766694
480例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药敏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7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体外耐药情况。方法对480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进行药敏分析和耐药性检测。结果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药率高的前7位抗生素分别是环丙沙星(73%)、壮观霉素(51%)、乙酰螺旋霉素(48%)、氧氟沙星(49%)、红霉素(40%)、阿奇霉素(36%)、罗红霉素(34%),耐药性最低的两种分别是强力霉素(2%)和米诺霉素(4%)。耐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率为30%。结论以往认为对UU敏感较高的喹诺酮类和大环脂类抗生素目前耐药性均明显升高,临床上应做支原体药敏检测,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耐药性

    解脲支原体是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引起多种妇科感染,急、慢性炎症,并与异位妊娠、不孕、流产等疾病密切相关[1]。临床上因一些UU感染症比较隐匿不易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致使病情迁延加重。另一方面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为了了解UU耐药现状,对480例阳性作耐药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UU感染且行药敏试验者为研究对象。

    1.2标本采集与培养检测以无菌棉拭子插宫颈管约2 cm,旋转停留片刻,取出,置入无菌试管,将分泌物接种于培养基中。支原体培养基及药敏试剂盒购自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方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14种药物敏感试验药物为:红霉素(ERY)、乙酰螺旋霉素(ACO)、交沙霉素(JOS)、四环素(JES)、强力霉素(DOX)、米诺霉素(CLA)、罗红霉素(ROX)、左氧氟沙星(OFL)、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司帕沙星(SPA)、环丙沙星(CIP)、壮观霉素(SPE)。

    2结果

    14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的前7位分别是环丙沙星(73%)、壮观霉素(51%)、乙酰螺旋霉素(43%)、氧氟沙星(49%)、红霉素(40%)、阿奇霉素(36%)、罗红霉素(34%),耐药性最低的2位分别是强力霉素(2%)和米诺霉素(4%)。余下5种由高至低分别是:克拉霉素(35%)、司帕沙星(21%)、氧氟沙星(23%)、四环素(10%)、交沙霉素(13.7%)。在抗生素类别上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大环脂类次之。而且,同类抗生素中多重耐药的比率也很高。以喹诺酮类为例,同时两种耐药高达47%。本组病例有1例患者14种抗生素全部耐药,同时对6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率高(比率达30%)。
, 百拇医药
    3讨论

    3.1近年来非淋菌性泌尿生殖器炎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其中有20%~30%是由UU感染引起,尽管UU的感染率不断增加,但因患者的症状表现不明显,甚至有些是无症状带菌者。而延误疾病的诊治,且UU感染与不孕、异位妊娠、流产等疾病有关,另外有文献报道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输卵管一系列的免疫病理损伤最终导致不孕[2]。

    3.2对UU感染及耐药性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其耐药情况日益增多,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使用方法不正确。其二是支原体耐药基因的出现[3]。以往对UU的治疗,多采用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但本组病例显示这两类抗生素耐药率分别达到38%和41%,个别抗生素达到73%,有的地方报道这两类抗生素耐药率已达到58%和68%,这与这两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关。而本组病例显示敏感性不高的四环抗生素却显示出较低的耐药性。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药敏试验结果,在治疗UU感染选用抗生素上,应尽量参照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特别是未能开展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的地方,尽量避免应用耐药性高的药物,或联合用药尽量减少支原体耐药株发生,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4]。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徐柏,郑建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药敏分析.实用妇科杂志,2006,22(5):309-310.

    [2]张帝开,罗虹,邝建全,等.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免疫机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59-60.

    [3]袁恩武,王全先,施志欣,等.510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耐药性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17-619.

    [4]胡电,曹立萍,李萍,等.联合用药治疗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1):59.

    【收稿日期】2011-04-14

    (本文编辑:郎威), 百拇医药(赵艳芳)